2022年5月30日,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在學校田徑場舉行“憶端午濃情,承中華文明”主題升旗儀式,學生代表盧若冰同學在國旗下發言。
尊敬的各位老師、親愛的各位同學:
大家上午好!我是高二(3)班的盧若冰,今天我為國旗獻詞的主題是“憶端午濃情,承中華文明”。
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。相傳,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。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。他處在一個戰亂頻繁、弱肉強食的時代。當時的楚國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,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,依舊墨守陳規,沒有改革的銳志,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后面。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,割地求和,統治階級采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,置國家存亡不顧,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。
屈原對這樣的環境有著清晰的認識,懷揣著憂國憂民的情懷,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,于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。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毀攻擊,面對壓力,屈原寧折不彎,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。
為紀念他的精神,民間形成了一些文化和習俗,如:賽龍舟、插艾和菖蒲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“衛生節”,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,掛艾枝,懸菖蒲,灑雄黃水,飲雄黃酒,激渾除腐,殺菌防病。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文化。
這些民俗和文化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,他的精神也依然光耀中華大地。
而兩千年之后的今天,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,倡導的是什么呢?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,和平的精神,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,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;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,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,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。
和屈原不同,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。國家富強,民眾和諧。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,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,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,我們的學習的機會,甚至我們的衣食。這都是我們的先輩懷持愛國的理念,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,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。
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讓我們一起共勉,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毕M覀冋湎Ы裉斓纳?,彼此勉勵,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,做一個奮發圖強,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,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,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,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。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!謝謝大家!
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學工處
2022年5月30日